第318章 入住新家(求月票)-《成影帝了,系统才加载完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戚昊和安风手牵着手去看了《唐山大地震》。

    已经官宣了恋情,他们两个光明正大。

    就算被人拍到也无所谓。

    不过,有低调帽子的加持,两人有惊无险地看了电影,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是一部很震撼的片子。

    几位小演员也都演得很棒,尤其是那个叫张子风的,演技和形象都好,和戚昊这边签的赵今迈一样,感觉未来可期的样子。

    戚昊看过电影的原著《余震》。

    只能说电影和原著已经完全是两个东西,电影表达的东西已经离原著非常远了。

    和电影不同,原著的最后,母女两个没有相认。

    作者也说,两个人不会相认。故事里经历地震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走出地震的阴影,但所受到的创伤却持久地存在。

    电影是很成熟的商业片,赚足了眼泪,话题度高,结局大团圆。

    但是原著所传达的主旨——那种持续几十年、绵密不断的余震,被电影忽视了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导演,戚昊能够理解冯小缸。

    不这么改,原著没法拍。

    从专业的角度去看,作为一部目的明确的商业影片,《大地震》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大地震事件本身,而是将视角放在了震后母女二人长达32年的人性挣扎和情感纠葛,渲染和强化了唐山大地震背景下的一个奇情故事,所以,《唐山大地震》与其说是一部灾难片,不如说是一部家庭伦理片。

    从这个意义上说,原著的标题《余震》更契合影片的主题,以更抓眼球的《唐山大地震》作为片名应该是以商业营销为考量的。

    有人批评冯小缸是在蹭唐山大地震的热度,也并非苛评。

    不过,有些东西戚昊不太能看得懂。

    不是电影本身,而是票房。

    《大地震》的票房非常牛,戚昊去看电影的时候,电影已经上映了一周多。

    首周四天票房达到了1.6亿。

    虽然和《阿凡达》在内地创下的首周4020万美元,约合人民币2.7亿元没法比,但是在国产电影里堪称一骑绝尘了。

    戚昊的《初恋这件小事》首周票房才堪堪破亿而已。

    《大地震》票房连破纪录,如果能够达成冯小缸所说的五亿票房记录,那华姨收入或许能够达到5000万元。

    这样的重磅利好,却没能助推股价。

    华姨的股价已经连跌了4个交易日,昨天开盘时33.95元,最低时甚至达到33.38元,而下午3点收盘时,也只有33.58元。

    值得注意的是,大盘在此期间却连续拉出阳线,沪指同期涨幅达2.10%。

    人家大盘在涨,就它一个劲的跌。

    想当初,第一天上市的时候,最高股价曾经到过达117.80元/股,戚昊卖股票也是按照113.8元/股卖的。

    很多人都看好他们股价超过120块。

    结果差的越来越远了。

    哪怕打造出了一部破纪录的电影也没用。

    分析原因的话,一个可能就是盗版猖獗。

    广州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清晰版的《大地震》盗版碟,而且是D9格式高清版,零售价只有7元,比电影院的90元一张票便宜很多。

    票价太贵,也是很多人选择盗版的原因。

    《初恋》票价才三十块钱不到。

    《大地震》足足是《初恋》的三倍之多。

    这些盗版碟封面上甚至印着“只可在香江及澳门地区发售”,估计片源应该是从香江方面流出的。

    过早地卖出音像版权也容易导致盗版。

    当然,不卖也阻止不了盗版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一点,冯小缸就算在《大地震》中真的拿到5亿票房,华姨也不见得能赚到很多钱。

    因为这部电影的1.2亿投资中,唐山广播电视传媒有限公司投资了6000万元,华姨投入了5300万元,中影集团投入了700万元。

    所以,最终票房达到5亿的话,华姨可以获得近1亿元的票房分账。

    除去成本,其净利润也不过5000万,都比不上飞扬传媒的《初恋》和《人在囧途》。

    这两部电影,全都是戚昊这边的投资。

    另外,华姨发布的中期业绩预告称,2010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将大幅度下滑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