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说不感动那是骗人的。 姜闻多骄傲的一个人,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。 同行都是煞笔,资本都是工具。 当年戚昊厚着脸皮凑到《荆轲刺秦王》的酒桌上,姜闻一双眼睛看的通透,就知道这小子善于钻营,只是他也并没有揭穿而已。 毕竟只是一个想要往上爬的年轻人。 只要顺眼,就让他利用一下也没什么关系,毕竟大家相处的还挺愉快。 十多年过去了。 戚昊已经成了一方大佬。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,只有戚昊伸出了援手,在明知道会亏钱的情况下,给了他五千万,让他把电影拍了出来。 以前大家一起称兄道弟,那都是酒桌上的玩笑话。 现在,姜闻真的很感谢这个兄弟。 “兄弟,生日快乐!” “谢谢,谢谢……” 谁家首映礼拿来给人过生日啊。 戚昊愣神了一下之后,立刻就表现出非常感动的样子来。 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。 不能辜负了人家姜老哥的一番心意。 必须要让这个首映礼热热闹闹的上个新闻头条才行。 到时候,新闻就写《让子弹飞》首映礼,姜闻为戚昊庆生,戚昊感动哭泣。 离谱一些的话,就写戚昊趴在姜闻肩膀上哭泣。 事实上,也差不多。 “怎么样,这个安排还满意吧?” 姜闻和戚昊拥抱了一下,他们的电影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,就看今天这个开局怎么样了。 本来,他是想先少量场次的试映一下。 最后放弃了这个想法。 主要是当下盗版还是非常猖獗,你提前试映,势必要增加打盗版的难度。 试映这东西,一般都是发行方信心不足,先搞几场壮壮声势,看情况差不多了再往里边投入。 这次中影和中昊联手发行,一个有渠道一个有钱,中昊娱乐还比较侧重于互联网平台,和企鹅、新浪等公司都有业务往来。 成就成,败就败。 在门口磨磨蹭蹭的,还不如干脆一些直接进来。 这部电影的宣发投入毫不吝啬。 完全不需要试探市场了。 “太兴师动众了,受宠若惊。” 聊了一会,人也到的差不多了,还来了不少媒体和影评人,以及被选进来的幸运观众。 戚昊和安风的粉丝来的非常少。 他们主要是投资方,戚昊也就演了个小角色。 这些粉丝都是姜闻的影迷。 可不要小瞧姜闻。 不看什么艺术成就或者票房成绩,如果说华语电影导演谁真正有粉丝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