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手帕是男女都用得上的东西,不是什么稀罕物件。 寻常的粗布手帕最多三五文一块,稍好些的绢布帕子带些花样的,能卖到十几文,再精致讨巧些的,具体多少价就要根据绣娘的手艺和用来做帕子的料子来定。 是个富人不在乎价高,穷人不在意精细二者都用得上的东西。 三十文,听起来不多,可要拿着去逛一圈集市,能实打实地换回来三十个鸡蛋。 而苏锦足足卖出了五块。 那便是一百五十文。 寻常农户家中靠着辛苦攒鸡蛋要想攒下这个数,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。 由此可见老板对苏锦手艺的认可程度之高。 顾瑀没想到那么个小到不起眼的东西能卖出这个价,眼中泄出一抹意外的笑意。 “不错啊,一块手帕能顶得上捡一个月的鸡蛋,今晚正好给你多打两个鸡蛋和饺子馅儿。” “只是我听人说过,刺绣伤眼,家里的吃喝有我扛着,你闲暇时做来取乐就行,不必太较真,还有就是……” 顾瑀脚步微顿,转头看着苏锦认真地说:“回去以后,别跟任何人说你卖绣品赚钱了,自己赚的银子自己收好了,知道吗?” 顾家都是些贪心不足的人。 靠着顾瑀卖命得来的银子建了青砖大瓦房,过上了好日子,但是这些人是不会晓得知足的。 怕苏锦不明白自己的意思,顾瑀自嘲一晒漫不经心地说:“自五年前起,我就在往家中拿银子,少的时候二三两,多的时候十两八两也有,粗粗一算这些银子供家里的吃喝绰绰有余,可无时无刻都有人在喊穷哭贫,不是因为不够,而是因为人心不足。” 一旦让人知道苏锦在做什么,那她辛苦赚到手的这点儿可怜的铜板,就会被人想方设法地挖走。 顾瑀自己迫于无奈吃了黄连当哑巴,但是他不希望苏锦熬红了眼换来的银子去给他人的贪欲做嫁衣。 苏锦稍微一想就猜到了他的意思,点头之后又不由自主地拧起了眉。 “你能挣这么多的吗?” “那老太太手里岂不是捏了数百两的家底?” 数百两的家底,这在村子里可是实实在在的富户。 难怪顾家那么多人宁可让田地闲置着也不出去干活儿! 种地干活儿哪儿有吸顾瑀的血来得快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