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7章 提升飞快-《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过这样一来,他们之前的存粮就消耗得更快了。

    北方灾区的粮价勉强算是稳住了。

    因为粮食稀少,百姓们都不够吃呢,自然就更不可能拿来制饴。

    而已经成为丰庆县的大户的薛家,有了足够流通的银子之后,家族实力以及资产也在稳步提升中。

    不少粮商就扛不住了,尤其是一些中下层粮商,他们可赌不起,只能降价出售。

    也让更多商家坐不住,纷纷开始降价。

    郑家低价卖粮,而朝廷呢?仍然是每日给那么点米汤,在一些有心之人的引导下,百姓们对朝廷越发不满,也更对郑家感恩戴德。

    在薛家风风火火的建设中,大批量的灾民也终于进入宁安府。

    当然,总体来说,他们还是亏损的。

    这么一天天过去,郑家始终如此。

    如此,才能保证番薯渣可以长期卖下去。

    若继续低价,纵使郑家家大业大,也亏不起。

    当然,他们壮大自家的根本还是在番薯上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发现,一斤杂粮比一斤薯面更耐吃。

    如今他们财大气粗。

    建!

    义庄?

    可这也没办法,粮价不能稳定,皇室就更有借口为难他们。

    顺便,让宁安府换了新太守。

    毕竟郑林楚手里有钱,可以买到足够的粮食来稳定粮价。

    饴的产量骤降,也让价暴涨,那郑家手中的成了香饽饽。

    继续屯粮的粮商也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这些事儿的工程量都极为浩大。

    立族要准备什么?

    设义学、建义庄、置义田。

    因此,每一次灾情,都是郑家消耗家底的时刻。

    那就是郑家的薯面又从两文一斤增加到三文。

    薯面若和杂粮同个价钱,那百姓们还是会倾向于杂粮。

    这就导致薯面的销量骤降。

    初期价格优惠些,是想推广这种食物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