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一章:加官进爵(下)-《大唐:我被两个公主抢婚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叶慕的奏报方式,令李世民和大臣们都耳目一新,都在想着是否采用这种奏报的方式。

    这固然是叶慕的奏报,近似于现代企业的汇报工作和方案讲解,使得汇报非常容易令人明白且简洁。

    但还有很大一部分,是因为古代的奏报方式,很是繁琐。

    若是武将还好些,因为武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只学过兵法,所上奏方式相当于白话。

    但文臣就不一样了,之乎者也要扯一大堆。

    最有意思的,就是明朝的时候,朱元璋有次看奏折,看了两千多字,才算是看到奏折到底是要上奏什么。

    而之前的内容,都是写的问候皇帝或着引经据典,总之东拉西扯,似乎是在靠这个方式表现自己的文采斐然。

    这奏章就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,又臭又长,本就是个粗人的朱元璋也不惯着,之后上朝就在朝堂上把那臣子臭骂了一顿,同时严令禁止奏章这样写。

    虽然这个事情是明朝发生的,但实际上在这个时期,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。

    无论是当朝上报还是上奏疏,非得写的花团锦簇,引经据典,写个大半天才给你说主题是啥。

    叶慕说完了,退到了一边。朝中文武思考了一番,发现居然没什么可以补充或者反对的。

    那些种子都是叶慕带回来的,而且这第一茬也是人家自己种的,皇帝派去的人,只不过是按照叶慕的指导锄草或者浇水而已,而且最后的成果成绩斐然。

    拍马屁的话自然要说给皇帝听,但是实际上都知道是因为叶慕。

    他们又都是些文臣武将,武将中一部分人还懂庄稼或者稍微懂些,可文臣就基本都不懂了。

    他们在这方面,还真就没什么建设性的意见,只能是听别人说。

    所以当李世民听完叶慕的奏报,问了句其他大臣的意见,基本上都是说叶修撰说的详细,没什么补充的,叶修撰说的对,没有什么错漏之类的。

    所以今天最重要的两件事之一,就这么简单的结束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