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3章 一代清官2-《大明神捕》
第(2/3)页
围起来……统统围起来,一个也放他们跑了?”
尹俊站起身来,望着涌动的和尚,左手一超,将金盒抄在手,接着仰天打了哈哈哈,道:“就凭你
们几个死秃驴就能困住我们吗?简直是痴心妄想!”话音一落,忽然一个声音从殿外响起,“加上这些够
不够!”音落人至,只见从殿外走进一个人来,那人身着二品官袍,身材甚伟,眉宇间透露着一股正气。
只见他走到众位和尚面前,一个老和尚低声叫道:“海大人……这……群反贼……?”来人摆了摆手,双
眼射出两道摄人的寒光,一一从我们脸上扫过,许久才厉声道:“说,承露盘放在那里?”
尹俊冷哼了一声道:“你以为你是谁啊?让我说我就说啊,就算是海瑞海大人来了,我还要考虑考
虑!”
我忽然看到了那人身后那群和尚眼的怒色。只见那人嘿嘿一声冷笑,忽然厉声:“本官正是海瑞(注
①)!奉命捉拿盗取宝物的逆贼!”
【海瑞(1515-1587),回族,明代著名政治家、著名清官。海瑞字汝贤、国开,自号刚峰,,从教时被称为海笔架,后人称其为“海青天”,与宋代包拯齐名。
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(广西杂志有载)迁居海南琼山海厝。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,博学多才,嘉靖二十八年(1550年)举。初任福建南平教渝,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。
海瑞是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。推行清丈、平赋税,并屡平冤假错案,打击贪官污吏,深得民心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),海瑞任诸暨知县;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。曾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,生活奢华,不理朝政等弊端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6年),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,别妻,散童仆,以死上书,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这帮方士的骗术,应振理朝政,因而激怒世宗,诏命下狱论死。 遭迫害入狱。首辅徐阶力救海瑞,黄光升则把海瑞上书比拟儿骂父,以减轻罪责,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,营护海瑞甚力。(详见《国历史大辞典》第3681页)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,穆宗即位,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。世宗死后获释。海瑞隆庆四年曾前往福建晋江潘湖黄光升尚书府拜谒黄光升,以表营护之恩,有“潘湖海瑞歇马庙”可证及《国历史大辞典》第3681页有载。 隆庆三年(1569年)调升右佥都御史,他一如既往,惩治贪官,打击豪强,疏浚河道,修筑水利工程,并推行一条鞭法,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,遂有“海青天”之誉,深受百姓的爱戴。后被排挤,革职闲居16年之久。万历十三年(1585年),重被起用,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、南京右都御史,力主严惩贪官污吏,禁止循私受贿,海瑞及闻潘湖黄光升卒,悲伤至极,带病前来晋江奔丧。后病死于南京。
编辑本段人物生平
概述
海瑞举人。到北京,即拜伏于宫殿下献上《平黎策》,要开辟道路设立县城,
[1]用来安定乡土,有见识的人赞扬海瑞的设想。代理南平县教谕,御史到学宫,部属官吏都伏地通报姓名,海瑞单独长揖而礼,说:“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属礼仪,这个学堂,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地方,不应屈身行礼。”迁淳安知县,穿布袍、吃粗粮糙米,让老仆人种菜自给。一日海瑞母亲大寿,海瑞上街买了两斤肉,屠夫感慨到“没想到我这辈还能做上海大人的生意啊”。胡宗宪的儿路过淳安县,索要见面礼,海瑞不给向驿吏发怒,把驿吏倒挂起来。海瑞说:“过去胡总督按察巡部,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。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,一定不是胡公的儿。”打开袋有金数千两,收入到县库,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,胡宗宪没因此治罪。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过淳安县,酒饭供应的的十分简陋,海瑞高声宣言县邑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。鄢懋卿十分气愤,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字,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,但他嘱咐巡盐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知县霍与瑕的罪。霍与瑕,是尚书霍韬的儿,也是坦率正直不谄媚鄢懋卿的人。当时,海瑞已提拔为嘉兴通判,因此事贬为兴国州判官。过了很长时间,陆光祖主张官选举,提拔海瑞任户部主事。
海瑞临死时,别人问他有什么遗言,海瑞说的是欠了户部5钱柴火钱。死后,皇帝谥号忠介,送葬时,全城的百姓都赶来送葬。
入狱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