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家,有人家的地方就有道路,有村寨。 游牧也只有少部分部落还在保持。 大部分百姓也都迁往了新建的城池。 在第二年秋,并州双喜临门,少司命和焰灵姬先后诞下一子一女,意味着并州社稷有后了。 朝臣也终于放下心来。 而这两年,秦国和并州发生的最大的事情就是,秦国与并州经过反复多次谈判,最终确定了以《说文解字》为统一文字规范,统一使用隶书作为规范用字。 在度量衡上,也按照秦国的度量衡为标准,互相交易使用。 在钱币上,两国也统一了母版,以道家天圆地方为标准,铸造铜币,禁止民间私自铸造,对铜钱的重量、厚度、直径、质量都做出了规范。 文字的统一得益于蒙恬以狼嚎而创造出了毛笔,加上纸张的出现,使得更容易书写的隶书成了主流。 这一点哪怕作为最需要改革的秦国也没有任何意见。 毕竟在这一次两国共进的战略合作上,大部分是迁就的秦国,在文字上做出让步,秦国也没有意见。 甚至在律法上,两国也是相互借鉴,能够共用。 简单来说,在秦国犯法的事,在并州一样是违法。 两国的律法也是高度的一致。 甚至两国还经常相互派遣官员到对方国中学习借鉴。 秦并的和睦超出了所有诸侯的想象。 原本其他诸侯还想着挑拨秦并的关系,让秦国与并州开战,结果因为秦并结盟的联合声明发出,各国也都知道,秦并大战是无法挑起了。 两国就像是同穿一条裤子的亲兄弟一样。 尤其是秦国长公子扶苏就直接住在了北掖王庭王宫之中,由并州后代为教导,而并州长公主也跑到了秦国,住进了蕲年宫,好几次被秦王政抱着上朝。 就这种关系,谁能挑拨他们的关系呢? 与其相信秦并开战,还不如祈祷秦国东出折戟沉沙,大败而归。 而第三年春,休养生息了三年的秦国终于是露出了它的獠牙,大军屯于野王、上党,随时准备进攻赵国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