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对了,这作者是谁?”卢光这会才想起要去看这文章作者的名字。 一看,作者的名字叫许锦宁,是京市大学的学生。 “居然是京市大学的学生!那应该很年轻。” 其实想想,也觉得是这样。 也只有年轻,有活力,对未来又充满希望,热情张扬的年轻人,才能写出这样激情澎湃,畅想未来的文章。 还是京市大学的学生,看来是一个高材生啊。 “赶紧联系这作者,看看能不能做一个专访,或者以后以后约稿,不,等等。” 刚说完,卢光想了想又道:“反正我这两天也没什么事,我亲自往京市大学走一趟。” 而且…… 卢光看着这文章的字迹,和自己的老朋友,京市大学的校长蒋文旭很像。 他想去看看,到底是怎么回事。 他倒是不怀疑这文章是自家老友写的,老友上了年纪,写不出这样的文章。 他想亲自去看看,能写出这文章的小年轻到底是怎么样的。 “好的,主编,那我现在就去把稿子整理整理,编排进这一期的日报头版里。”张晓伟道。 “嗯,去吧。” “主编啊,如果可以的话,你见到这文章的作者,一定要再和她约稿啊,我觉得她以后写出来的文章,肯定也不会差的。”临走出办公室前,张晓伟嘱咐道。 “行,知道的。”若是人才,卢光也不会错过。 即便在下属出去后,卢光依旧回忆着稿子,久久不能平静。 随即他拿起办公室唯一的一部电话就打给了他在申市的老朋友。 “喂,老彭啊,明天我们这一期的京市日报,你可以好好看看啊,特别是头版啊……” 卢光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,几乎上都是在全国各大报社工作的朋友。 这样好的文章,肯定是要让更多的人都看到的。 这第一次发行,可以在他们京市日报,他相信,等到他那些朋友看到这么好的文章后,肯定也想在他们的日报发行的。 第二天,卢光就收拾了下,迫不及待往京市大学而去。 而同一时间,今天不用上课的许锦宁往火车站而去,为的就是接她的小哥许向北。 当然,她不是一个人去的,而是坐着谢庭桉的车去的。 车开到了火车站附近,因为火车还没到站,所以他们就在车里等着,暂时没有下车。 这火车站人来人往的,谢庭桉可不愿意许锦宁下去和别人挤。 第(2/3)页